查看原文
其他

因疫情丢掉近100亿经费,欧洲学者可能要到中国搞科研了

科研圈 科研圈 2021-04-10


疫情影响下,欧洲学术群体可能面临“出走”或“放弃”的苦涩抉择。


图片来源: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撰文 李姗珊

编辑 魏潇


对于欧洲学者来说,“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计划是未来 7 年里最重要的科研经费来源之一。自 1984 年来,欧洲各国(后来的欧盟)以每 7 年为一个周期制定研发框架计划,构成了欧洲科学研究和创新的主流资助体系。但是在疫情影响下,欧盟多次调整“地平线欧洲”预算,数额从最开始提案的 944 亿欧元降至 850 亿欧元,引发了相关机构和学术社区的不满。“前往中国、美国做研究”或是“放弃学术”,可能会成为一些欧洲学者未来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地平线”风波


“地平线欧洲”的执行期为 2021-2027 年,但它的预算分配已在今年经历了无数次起落。今年 5 月欧盟内阁机构——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的提案中,“地平线欧洲”的初始预算为 944 亿欧元,然而,欧洲理事会(Europe council)的各国首脑于 7 月决定重新调配整体财政预算,旨在帮助欧洲脱离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 7500 亿欧元的份额被挪进了新加设的“Next Generation EU”短期项目。“地平线欧洲”是欧盟整体财政的一部分,预算也受此影响降至 809 亿欧元。这与今年 5 月的提案相比,少了 100 多亿欧元。


为了给“地平线欧洲”争取更多的预算,欧盟上、下议院间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本月 10 日,双方达成协议,为地平线欧洲额外追加 40 亿欧元 [2]使其最终预算总额达 850 亿欧元,与上一期研发框架计划“地平线 2020”(Horizon 2020)的数额相仿,比初始预算少了近百亿欧元


图片来源:Christian Lue on Unsplash


这引发了众多研究者的不满。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LERU)秘书长 Kurt Deketelaere 表示 [2],“包括新冠疫情在内,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向我们证明了,对研究、创新以及教育的资助有多么重要。即便如此,欧盟成员国依旧不愿增加这部分预算,这实在让人失望。”欧盟的学术人才培养项目“玛丽居里计划”(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 ,MSCA)成员,此次决定的反对者之一 Nathalie Conrad 表示 [3],7500 亿疫情支援资金中“地平线欧洲”只分到了 50 亿欧元,只占 0.6%,“听起来就像一个笑话。”



基础研究的困局


尽管“地平线欧洲”最终预算总额与上一期的“地平线 2020(Horizon 2020)”相比并没有明显下降,但对于欧洲学术界而言,实际情况是变糟了:整体预算中有 50 亿欧元的疫情支援资金是专为帮助疫情复苏,向小型科技公司与应用研究机构发放的;后来追加的 40 亿欧元也于事无补,或许只有不到 30% 能够进入基础研究机构。


“地平线欧洲”在制定时提出的框架包括三大支柱:“开放科学”、“全球性挑战与产业竞争力”与“开放创新”,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最终经费也应分配至三个支柱中。根据内部消息 [4],这笔 40 亿欧元的额外经费极有可能按照此前制定的三大支柱计划进行分配,主要隶属于开放科学支柱下的欧洲研究理事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ERC)及玛丽居里计划等直接影响基础研究的部门,只能分得 27.42% 的预算。


图片来源:Tabrez Syed on Unsplash


不少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分配方式这是不合理的。他们认为,尽管三大支柱都非常重要,基础科研却能在短期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一份欧洲审计院(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近期发布的报告支持了这个观点。报告中分析了马上结束的“地平线 2020”中三个主要目标的实现情况,发现“卓越科学”基本实现了项目初始设定的目标,而“产业引导”及“社会挑战”还没能实现目标中的一半。此外,分配至欧洲研究理事会及玛丽居里计划的经费中有 80% 带来了科研突破(scientific breakthrough)[3]


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和研究大学会议联盟(CESAER)秘书长 David Bohmert 也表示,额外的 40 亿欧元应全部投入欧洲研究理事会的研究者驱动前沿研究项目、玛丽居里计划的早期研究者项目或是科研基础设施项目,以解决基础研究资金紧缺的困境 [1]。目前,来自欧洲 30 余所大学的 800 多名研究者已进行请愿,希望将谈判中获得的额外 40 亿经费全部用于基础研究。



欧洲研究者的未来


尽管“地平线欧洲”的预算谈判看似已获定论,但当地时间 11 月 16 日,两个欧盟成员国的表态又掀起了一阵波澜:匈牙利与波兰分别召开发布会,针对预算资金的分配问题,向欧盟未来七年的整体财政框架计划投出了反对票 [1],这可能导致欧盟长期经济预算计划的实施遭到推迟,并迫使相关部门重新制定 2021 年的临时预算。这将进一步影响欧洲研究者的未来,不少学者对此态度悲观。玛丽居里计划的成员 Nathalie Conrad 表示,许多研究者要么将在未来前往科研预算仍在增长的美国、中国,要么干脆放弃在学术圈的发展 [3]


对于想要离开欧洲的学者而言,选择中国不无道理。一项对“地平线 2020”的分析显示,在科学创新领域,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合作伙伴,来自中国的机构参与了该计划 2000 个合作项目中的 464 个 [8]。中国也确实正在吸引更多的学者。根据《自然》(Nature)新闻今年年初的报道,中国在全球研发支出中的占比正逐渐靠近美国——2017 年中国占比 23%,这个数字仅次于排名第一、占比 25% 的美国 [5]


一些中国的人才资助计划也开始向外籍学者开放——今年 11 月 5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中共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党组关于第十九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中表示 [9],将“加强优秀人才的长期稳定支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方法修订,并向外国学者全面开放,提升人才项目开放水平”。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 2018 年还开设了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10],于 2020 年拟资助 150 位、延续资助 20 位优秀外国青年学者 [11]


而对于欧洲学者们来说,“地平线欧洲”和未来七年的基础研究道路,或许将是一段充满坎坷的旅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研圈”。如需转载,请在“科研圈”后台回复“转载”,或通过公众号菜单与我们取得联系。相关内容禁止用于营销宣传。

参考链接:

[1]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0/nov/16/eu-hungary-veto-budget-viktor-orban

[2]https://sciencebusiness.net/framework-programmes/news/horizon-europe-gets-extra-eu4b-intense-budget-talks-end

[3]https://www.chemistryworld.com/news/scientists-dismayed-by-underfunded-and-underpowered-eu-research-programme/4012746.article

[4]https://sciencebusiness.net/framework-programmes/news/budget-rollercoaster-stuck-again-after-veto-rule-law

[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084-7

[6]https://www.linkresearcher.com/information/a5b50189-4780-439e-85ab-53e73f48a191

[7]https://www.eca.europa.eu/en/Pages/DocItem.aspx?did=53900

[8]https://sciencebusiness.net/international-news/viewpoint-china-challenging-essential-eu-research-partner

[9]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79194.htm

[10]http://bic.nsfc.gov.cn/show.aspx?CI=31

[11]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xmzn/2020/12/info77114.htm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